2015-05-19 魏雪萍 转载于 中文编辑校对网

  编辑工作及校对工作是图书出版生产流程中的两个独立工序,其作用是将文字差错和其他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,从而保证图书质量,保证图书的传播和积累价值,为读者奉献优质图书,因而是出版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编辑工作和校对工作,相互衔接又相互独立,共同构筑图书质量保证体系,其关系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:同源、分流、合作、同归。同源,即加工的是同一部书稿;分流,即职责不同,看稿的方式不同;合作,即编校工作相辅相成,校对质疑,编辑释疑,共同完成书稿的文字加工;同归,即目标一致,最大限度地消灭稿件中的一切差错,保证图书优质出版。

 

  冲突频发为哪般

 

  既然编校工作的目标是一致的,是相辅相成的,但在日常出版工作中,编辑和校对却常常发生一些“摩擦”“冲突”,甚至有时会影响到编校人员的友谊,影响以后的合作。

 

  仔细分析产生这种冲突和矛盾的原因,主要有以下几点:

 

  首先,客观形势的变化,导致编校职责无法明确划分。随着现代出版的迅猛发展,出版技术的革新,电子稿取代了传统的纸质原稿。多数作者交给编辑的不再是手写书稿,而是一张磁盘、一封电子邮件或者只是一个文档。文档内容打印后,将传统的原稿与校样合二为一了,也将录排差错与手写差错合二为一了。校对人员实际上进行的是“无原稿校对”,稿件复杂程度增加,存在的错误多种多样,“校异同”功能逐渐下降,“校是非”上升为校对的主要功能。也就是说,编辑文字加工的职责部分下放到了校对人员身上。编辑希望校对尽可能多地发现各类错误,多多进行文字优化。但校对迫于职责所限,只能对基本文字差错、标点符号、版式体例等进行修改,而无法进行文字加工润色的工作,只能以“质疑”的方式提出修改建议。这就会存在“改多”“改少”的现象,而“多”与“少”的度全在于编辑的个人认可或个人要求,这使得校对人员处于两难境地。

 

  其次,出版周期缩短,导致编校超负荷工作。出版市场竞争激烈,图书出版数量在大幅度增加,但出版周期却大大缩短。具体工作中,有的编辑一年的发稿量能达到一两千万字。面对如此巨大的发稿量,编辑能把书稿认认真真地审上一遍就很不错了,更不要说反复推敲、字斟句酌了,根本无法做到齐清定之后再发稿,往往会在不同校次之间进行加工,也给校对人员的核红增加了难度

 

  再次,校对人员水平参差不齐,待遇地位低,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。长期以来,业界一直存在重编轻校的观念,校对被认为是配角,校对工作是一种简单劳动,不直接创造财富。由此表现在校对队伍建设上就是,人员入职门槛低,配备比例不当,职称待遇没有上升空间,甚至将编余人员、照顾对象安排在校对部门。同学历、同年入出版社的员工中,被安排在编辑岗位和校对岗位的员工,在工资待遇、发展前景上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,严重打击了校对人员的自尊心自信心,以及对自我提升的积极性。

 

  和谐共处并不难

 

  编校关系不和谐,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出版工作的顺畅进行,若不对这种现象加以遏制,势必耽误出书进度。所以改善编校关系,营造和谐的编校氛围势在必行。这不仅有利于出版工作的顺畅进行,更有利于图书质量的保证。进一步改善编校关系,措施有三:

 

  首先,编校要进一步明确职责,各司其职,各尽其责。编校分工,是现代出版的内在需要,校对不能替代编辑,编辑也不能替代校对,而应各司其职,各尽其责。编辑发稿一定要做到“齐清定”,审稿工作一定要到位,不要把诸如版式、体例、文字等方面的大量未竟事宜留给校对去做。校对则要本着“善疑、多思、勤查、慎改”的原则在职责范围内切实做好校对工作。编辑要认真对待校对的质疑,虚心采纳校对的正确建议。

 

  其次,适应工作需求,逐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。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和快节奏,要求出版业把生产周期缩短再缩短,这样使得出版各环节工作日趋匆忙和紧迫。工作任务重,工作压力大,编校人员大多都一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下。为了适应工作需求,在校对工作管理过程中,出版社管理部门应多元并用,奖惩分明,建立健全校对激励机制,充分调动起校对人员的工作积极性。

 

  再次,进一步认识校对工作,充分肯定校对的作用,逐步提高校对人员的待遇。校对并不是编辑的附属品,而是出版环节中的独立一环。校对工作绝不是简单的、刻板的机械劳动,而是一种技术型、知识型、创造型的智能型劳动。鉴于此,编辑要充分肯定校对人员的工作,体谅和尊重校对人员的工作成果,使校对人员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肯定。同时,要逐步提高校对人员的职称和相关待遇,充分调动起其对业务进一步钻研的积极性。

 

  编辑和校对,面对同一部书稿,付出不同的劳动,最后书稿呈现出最完美形式,可以说,编辑工作中这两者是殊途同归,最终胜利会师在美丽的书籍面前。 (作者魏雪萍,系山西教育出版社校对室主任)

 

下一篇:易混同音词辨析